衛武營本事
透過電視創作與觀眾溝通的女性視角
文|劉純良
週六夜晚,WOW從親民的電視劇切入女性議題,由《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媽,別鬧了!》導演陳慧翎、《未來媽媽》編劇劉中薇主講,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教授楊芳枝主持。楊教授從小與母親一同看電視劇 ,電視是文化商品,有特定的愛情公式,陳慧翎導演與劉中薇編劇卻打破了這些典型公式,談論女人的工作、愛情、母職、婚姻。
打破社會眼光的高齡異國戀《媽,別鬧了!》
即將上映的《媽,別鬧了!》描述臺灣首見的老年女性異國婚戀,相較《你》劇的女性將重心跟自己的成就放在教養孩子上,《媽》劇是完全不同的類型。劇本取材自作者陳名珉的真實故事,她將母親網路交友、出嫁澳洲的過程連載發表,故事瘋傳。
陳名珉將文章出版為《我媽的異國婚姻》,描繪一母二女,在父親過世後無所適從的生活;父親在世時,母親被形容為最任性的大女兒。洽談改編電視劇的過程中,電視台希望調降母親的年齡,「沒有觀眾想看六十歲的老女人談戀愛」。作者堅持不從。幸好透過同上「新聞哇哇哇」的朋友牽線導演,兩人一拍即合。
為了維持母親的年齡設定,從購買版權開始,這部戲花費了三年的時間。為了擁有完整話語權,《媽》劇自己尋找投資方;導演強調電視劇除了好故事,尚須好卡司,才能說服投資人。這需要多花許多心力時間,例如比莉經過長達一年的邀請,才點頭演出。導演笑稱現在的年輕人只知道比莉是周湯豪的母親,但比莉年輕可是非常瘋狂,十足契合母親的角色。
新的製作模式與打破性別結構的故事
串流平台崛起的當下,《媽》劇得以運用新的製作模式。導演認為不管是哪種文化,觀眾會對女性議題有共感。只要故事好,且題材能跟國際接軌,就得以推廣臺灣戲劇。
在《媽》劇,導演保留不少母親原汁原味的妙語,例如「女人的婚姻就是事業,離婚了就當被資遣,老公掛了就當公司倒閉,誰都不能阻止我中年就業」。高齡、異國戀、再婚,至今仍會被異眼看待,但《媽》劇的母親就算語言不通地談網路戀愛,也勇敢追愛、遠嫁澳洲,丈夫到不同城市做電信工程,媽媽也就跟著住露營車環遊澳洲。
楊提問導演是否透過特定角色打破性別結構?導演表示,《媽》劇裡的媽媽、大女兒、小女兒是三種不同女性的代表,媽媽勇敢追愛,不想要一個人;大女兒享受孤單,不依靠人也能養活自己跟貓,不被傳統期待框架。
導演自己三十歲時無法放棄做喜歡的事,不想結婚生子。她笑稱臺灣人小時候不准談戀愛,大學要孩子觀望,畢業了又著急,過了四十就放棄期待。現在導演的媽媽反而覺得不選擇婚姻是她的自由。
三個女人的愛、婚姻與母職《未來媽媽》
相對於沒有家累的陳導演,《未來媽媽》的題材與編劇劉中薇的關係更親近。編劇自承產後陷入了極度憂鬱,產後四個月去演講時,有聽眾事後表示:「恭喜您的孩子四個月,我的孩子也流產四個月了。」這讓劉中薇產生了極大的震撼:「生得出來與生不出來的都在苦痛中,那為什麼我生了孩子?」
母職與婚姻的面向既多且廣,在書寫《未》劇以前,有人找劉發展不孕的題材,她覺得自己不想看一群人生不出來的痛苦;不孕是人生中的挑戰與遺憾,但人生有諸多遺憾,總是不如想像。不孕的光譜很大,劇本必須用減法書寫,因此用三個女人的生命切入。主線著重於劉中薇最在意的「養」;她的父母很早離婚,她跟沒有血緣關係的「叔叔」卻很要好,自己生孩子後也發現,有時看到孩子反而害怕(現場觀眾笑聲連連)!
在臺灣,每七對夫妻就有一對不孕,一百個孩子就有七個是試管嬰兒,編劇想要寫這樣的國民夫妻(高家妃與杜柏謙),走進家庭之後的衝突。另一條線的郭沁是沒有對象的女強人,面臨「凍卵」的抉擇。臺灣沒有太多凍卵的討論,例如凍卵是否強化女性一定要生育的印象?她舉例當今有企業支持員工凍卵,是否變相暗示女人賣命之餘也要生育?當女人未選擇凍卵,年老是否會後悔?第三條線由豪門媳婦孫立芳出發,討論男性不孕與女性自覺。長輩、社會的期待使得臺灣不孕者特別痛苦,尤其是「乖」媳婦。不孕機率男女各半,卻總是女性先作檢查男人才去,有時還不想去。劉認為孫立芳象徵婚姻中失去聲音的女性,藉由這條線,提問乖女孩應該如何找到自我?
劉在劇中討論育嬰環境與升遷制度的結構面向,她分享朋友於職場十數年,才請一半的育嬰假就被開除。如果臺灣有良好友善的環境,女人就無需在三十五歲時,兩難於升遷與生育之間。
楊提問《未》劇「暖男」角色的意義?劉表示不孕對丈夫也有影響,但療程中,侵入性治療使女性十分受苦,往往忽略甚至討厭老公。劇中暖男杜柏謙並非傳統的高大上總裁,而在婚姻中從男孩成長為男人。
電視劇是與社會大眾溝通的媒介
楊問及兩位創作者對電視的堅持與期待,陳認為電視劇「是一種生活的練習。」以往電視劇不脫情愛,走路跌倒就會接吻,哪有這種事!現在的電視創作者很幸福,能分享不同價值觀,跟大家一起討論。
陳發現人往往在不同角色中放很多「配備」在身上,例如「當母親要有母親的樣子」。大家對母職有太多奇妙想像,容易丟棄原本堅信的價值,這成為她拍《你》劇與《媽》劇的初衷。年輕時她只想炫技,後來發現電視劇能與觀眾討論溝通,不應只考慮收視率與商業。
劉表示她剛開始寫戲是二十年前的偶像劇,女主角不超過二十歲,父母不超過四十歲。那時就會思考如何偷渡什麼給觀眾,例如女性如何走出悲傷。寫《未》劇時,希望觀眾可以藉機思考生命的不同樣貌。
作品面世的觀眾反應
觀眾提問兩位創作者在作品面世後,是否曾遇到較為激烈的回應?劉表示激烈的沒有,溫暖的很多;觀眾與她分享領養孩子的照片,也謝謝她「讓我知道我的決定沒有錯」。她曾看過社工的領養問卷問:「如果孩子十八歲會離開你,你還會領養嗎?」但人最終不都會離開彼此嗎?領養很常見,卻不常被談論,這也是為何她在劇本中討論身世,可惜最後被剪掉了。
陳表示她最感動的事情,是拍完《你》劇,有很多孩子在Dcard上分享自己的經歷。戲的初衷是希望身為父母的人卸下傳統框架,卻也觸動了孩子。孩子的回應,讓她感覺得到了比想像中更大的回饋。拍《你》劇的過程很痛苦,劇本殘忍、對演員也殘忍,她覺得現在的孩子比過去的我們更痛苦,也因此更該做這樣的題材。
多元題材的未來近在眼前
現場觀眾提問創作者未來想處理的題材,劉表示她在書寫房仲相關故事,因為在臺灣買房子「真是太誇張了」。她也想書寫離婚,因為「我們不知道如何好好說再見」。她研究相關法條,連先生都說「你現在很會離婚」。她也想描繪女人在欠缺健全育嬰體系時遭遇的困難。最後則希望當她有更多智慧時,可以書寫她的兩個爸爸跟三個媽媽的故事。
陳導演正書寫1972-2012期間數位臺灣女性的生命歷程,用她熱愛的鳳飛飛歌曲串連,時間停在鳳飛飛過世的2012。鳳飛飛曾是臺灣最紅的女歌手,1972年的〈祝你幸福〉激勵了很多藍領階級女性,包括導演的母親。那時的臺灣女性處境艱難,但奇妙的是現在的人反而更厭世,她想提問這個轉變如何形成?
楊芳枝總結道,電視劇在我們的生命佔有的重要性,超越許多藝術。兩位創作者開創了不同的文類,讓大家好好思考當下面對的問題,以及想要的生活。
閱讀更多:
【WOW高雄2021世界女性藝術節】對談時光 — 媽呀~我的故事上電視了
熱門標籤
推薦閱讀
空氣的和諧——「衛武營劇場藝術體驗教育計畫─伊甸園合作計劃」教學經驗分享
本次很榮幸,能在衛武營學習推廣部的支持下,基於劇場藝術體驗教育計畫,和國際教學藝術家聯盟(International Teaching Artist Collaborative, ITAC)共同推出「伊甸園合作計畫」。作為本計畫下的教學藝術家,我從2024年三月開始,前赴高雄的仁武國小和後庄國小,進行為期十三週的合唱、聲響與環境永續議題跨領域教學課程。
追焦,舞踊時的身體訊號
「我」的存在,來自意識,而早於「我」的認知之前,身體就已存在,因此相對年長許多,即使未來對「我」的認知因年老消逝,身體仍相伴至末。至始至終,身體都存在。儘管蒙受教育、社會化後,「我」之意識已經先行於身體,導致嚴重與身體脫節,身體依然不斷發送訊息,只是訊號強烈與否。在需要重新與身體同步並審視與其關係之重要途徑,便是舞蹈,因而「舞蹈,是一部身體史」為題、關心藉由舞蹈開展出對身體及身分種種省思的舞蹈影像徵件便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