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他的名字,我們的回憶!
文|邢子青(資深古典音樂媒體人、國家交響樂團Podcast節目主持人)
不論古典或是流行音樂界,在每個年代幾乎都會有一位作曲家或是他的作品,成為所有人共同的回憶。只要是走過民國60、70年代的愛樂朋友,腦海中最深刻的記憶之一,絕對少不了「李泰祥」這三個字。
李泰祥,1941年出生於臺東縣馬蘭鄉的阿美族,雖然家境清寒,但是他在美術和音樂方面的才華,卻讓他從小備受師長刮目相看。1958年,李泰祥進入「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現今的「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原本就讀美術科系,但對於音樂的熱愛,讓他轉向音樂科就讀。
從樸實的臺東鄉下來到臺北都會,從美術學院跨進音樂殿堂。如果這是一連串美麗的錯誤,李泰祥這一條不歸路,不只走得漂亮,而且瀟灑!雖然他選擇了音樂作為職志,但是在他的作品裡,不論是音色、旋律、情感,總是帶有繪畫般的層次感,讓聽眾不自覺地走進他的音樂情境。雖然他是以學院派的古典音樂起家,但他最為人熟知的,則是在民國60、70年代的歌曲創作。
曾經經歷過民國60年代的愛樂朋友應該還有印象:當時的臺灣流行樂壇,大多充斥著來自外地(包括日本、美國、香港等地)的歌曲,除此之外,就是本地的愛情文藝電影的主題曲。當時有藝文界人士呼籲:臺灣應該要有「自己的歌」,而且在流行歌曲當道的年代裡,作曲家更應該要幫忙提升流行歌曲的素質。也就因為這項呼籲,促成了「校園民歌」的興起,而李泰祥生逢其時,造就了新一波的通俗歌曲風潮。
他的歌曲從不曲高和寡,相反地,雅俗共賞,同時兼具了藝術意境,更有讓人回味無窮的「弦外之音」。民國60年代以來,這些作品打進了大眾市場,並且吸引許多詩人和他合作,例如余光中、鄭愁予、羅門、三毛、向陽等,李泰祥結合現代詩作,並且大膽地突破了當時流行歌曲慣用的手法,他讓音樂、文字、情緒緊密結合,除此之外,他讓旋律「一曲到底(through-composed)」,讓音樂意境更到位。這樣的創作風格,讓李泰祥在民國60年代之後的三十多年之間,樹立了難以模仿的獨特風格。也因為這些歌曲廣受市場歡迎,因此更堅定了李泰祥「從嚴肅音樂領域走入群眾,寫出符合時代感覺」的堅持。
除了膾炙人口的歌曲之外,在李泰祥的作品裡,有不少則是改編自民謠、或是他自己的歌曲作品,經過各種編制的樂器合奏之後,呈現了截然不同的韻味,例如他在1977年出版的《鄉:鄉土.民謠》專輯,其中收錄的作品,都是來自琅琅上口、耳熟能詳的民謠旋律,李泰祥除了運用傳統的西方管弦樂器之外,還加入流行音樂手法,形成了「傳統與時尚交融」的趣味。就如同李泰祥在專輯裡寫下的:「每首民謠,都蘊含了無窮盡的情感,當我們注意聆聽的時候,都會感受到大地的脈動,並且和每位聆聽者內心深處的血脈情感,產生相連。從這些民歌旋律裡,我們重新擁有了生命!」
對於創作的情感傾向,李泰祥形容自己的內心「有點女性化」,或許正因為如此,李泰祥的音樂跨越了性別、年齡,格外觸動聽眾的心弦。他不只才華洋溢,而且浪漫多情,來自生活中的經驗,都成了他的創作養分。在他晚年根據詩人杜十三的詞所作的《自彼次遇到妳》,或許是他這輩子最浪漫的註腳。
李泰祥自己解釋:這首充滿了浪漫色彩的情歌,其實就是他對音樂藝術的執著。而人,一生若能懷著浪漫,並執著於他的夢想,生命一定美麗,動人而完整!在創作當時,李泰祥因為帕金森氏症的影響,造成健康方面的負擔,不過在他的筆下,他依然保有對音樂的熱情。就像他自己說的:「在他的血管裡,不是流著血液,而是音符。如果不把內心的音樂寫出來,他會對不起自己。」
而我們,何其有幸,過往的歲月裡曾經有李泰祥音樂的陪伴,他的名字和音樂,是我們永遠的浪漫回憶…
節目資訊
11/16(六)19:30 音樂廳
熱門標籤
推薦閱讀
獻給每位勇敢迎向未知的女性 —— 二律悖反協作體《乘上未知漂流去》
目前正進駐板橋435藝文園區藝術聚落的實驗團隊「二律悖反協作體」,成員背景包含文學、音樂、戲劇、舞蹈與視覺領域,因此創作風格充滿流動性和多樣性,揉合各色媒材持續探索內在個體跟外在環境的衝突,以文字、軀體、聲光及空間場域打造包容又多元的表演藝術。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匈牙利鋼琴家朗基的音樂不思議
你還記得戴佐・朗基(Dezsö RANKI)是誰嗎?就是那位1969年於德國贏得舒曼國際音樂大賽的匈牙利鋼琴家,自此邀約不斷,合作的指揮包括梅塔(Z. Mehta)、桑德林(K. Sanderling)、費雪(I. Fischer)、馬捷爾(L. Maazel)、蓋提(D. Gatti)等人,但等等,如果他這麼厲害,現在的朗基在哪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