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本事
從「文雄與秀英」看見自己與身邊人的每段關係──巴鈺與謝孟庭專訪
文|白斐嵐
活性界面製作與僻室聯合製作推出的韓國版權劇《文雄與秀英》,2024年於PLAYground 空總劇場演出近兩個月計53場,共有四個文雄、三個秀英。在劇本設定的角色框架中,演員們長出各自獨特的樣貌。聽聞劇組還分別為「文雄」與「秀英」準備筆記本,讓各個文雄與秀英像交換日記一樣,抒發戲裡戲外的心情,彼此打氣。也因此,舞台上這對走過風風雨雨、即將面對人生結局的夫妻,既像是集眾人之力的「集體刻劃」,卻又相當具有個人質地。此次高雄衛武營版推出全新組合,由巴鈺飾演秀英、謝孟庭飾演文雄──觀眾可能看不出來,但戲裡的學長學妹,實際卻是反過來有著一輪差距!
年齡當然不會是問題。畢竟戲裡文雄與秀英可得從年老演回中年,再到年輕時的重逢與熱戀,從兩人關係的變化,呼應角色在不同階段的生命狀態。謝孟庭提到主創團隊特別為三個階段設定相對應的表演風格,比如老年時以寫實呈現,驚濤駭浪、內外交迫的中年側重心理寫實,年輕時則更像肢體喜劇--特別在這階段運用各種戲劇手法,「像是以簡單的象徵物切換場景,與對手演員如小丑表演的丟接默契,為看似平淡的日常情境營造十足劇場性」。
同台這兩位演員,恰好也身處不一樣的人生階段。相較近年炙手可熱、舞台魅力打破性別/性向界線的謝孟庭,女主角巴鈺前一次站上劇場舞台已是十五年前。這段期間她主持電視節目、四度入圍金鐘獎、結婚、也生育了兩個小孩。懷抱著興奮期待、不知道要害怕的渴望與衝動心情,連劇本都還沒翻開,就答應接下演出。「我太想要回到舞台了,直到真的站到台上,才發現要和這群優秀演員同台,我膽子怎麼這麼大!」巴鈺說。此外,《文雄與秀英》故事雖平淡,沒有太多爆點,卻是後座力十足,讓巴鈺在角色身上看到自己「每一段感情關係的影子」。
事實上,謝孟庭坦言「《文雄與秀英》就像是一面鏡子,反射自己與身邊人的生活,更有意識、也更能看到自身盲點」。無論是女性脫離原生家庭,走入婚姻(與另一個人的家庭),得要重新建立歸屬感的惶恐不安;或是邁向遲暮之年,不敢直接談論死亡,只能以重複話語顧左右而言他之困境,都能讓觀眾在某個時刻找到共鳴,或也對身邊人有更多理解。正如兩位演員不只更能以客觀角度檢視自身親密關係,更在「文雄與秀英」身上看到父母、甚至祖父母的熟悉身影,甚至重新檢視與父母的關係。「因為這齣戲,讓我更好奇爸媽私底下相處的樣子」,謝孟庭說,「過去偶爾也會有怨懟,認為爸媽和我想像的不一樣,但我現在知道沒人是準備好才成為爸媽的,世界上更沒有『想像中的爸媽』存在」。
《文雄與秀英》談的雖是婚姻關係,但在巴鈺眼中卻是每段關係「願不願意為對方付出」的核心議題。這才是愛的本質,如巴鈺所說,「『願意為某人付出』的自由意志,並不是出於強迫,更應當被好好珍惜」。願意付出的背後,更是設身處地的理解,以及以時間堆砌的信任。
排練場的兩人,以老者姿態回憶台詞像是回憶多年往事,身邊是最熟悉的角色也是最陌生的搭檔,一個一個細節拿捏,有習慣,有默契,也有新鮮。他們是巴鈺與謝孟庭,為我們映射每個人心裡的文雄與秀英。
節目資訊
4/26(六)-4/27(日)
►活性界面製作 韓國授權中文版舞台劇《文雄與秀英》Beautiful Life
熱門標籤
推薦閱讀
超越聲響的邊界-音樂的無限之旅
近年來,各類型精彩的音樂演出紛紛來到衛武營,讓這座音樂殿堂成為藝術交流的重要平台。作為一名作曲家、音樂藝術工作者與教育者,我對此格外期待。不需遠行、不需昂貴花費,即可與世界各地一流的音樂家用音樂交流,感受不同文化透過音樂語彙在此處交織。
讓民間傳說成為藝術宣示:關於《羅恩格林》的深度思考
1840年後,華格納創作風格逐漸成熟,繼《漂泊的荷蘭人》與《唐懷瑟》後,1848年4月底,源於中世紀傳說的歌劇《羅恩格林》大功告成。卻因參與1849年的德勒斯登革命,使華格納流亡瑞士,無緣見證1850年該部作品首演。綜觀華格納一生創作軌跡可發現:《羅恩格林》後,他便著手創作《指環》四部曲,因此可視為其早期集大成之作。《羅恩格林》不僅體現華格納的藝術理念,更深刻展現其對德意志民族文化和政治現實的思考。